青道观点:会议目的地创新——以海口“会展+”为例

分享
  “中国城市成了全球化的仿冒品”,一个知名设计师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是啊,中国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可个性特征却越来越少,可能到了最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长得差不多一样。这就产生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会议在各个城市间走来走去,可对于参会者来说,好像这中间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机场、车站、公路和街道一样,会议中心、酒店和度假村相同,会议室、宴会厅及会场布置也差不多,甚至连餐饮、演出这些最可能差异化的东西也都变得没有了区别。会议组织者和参会者,缺乏很好的机会与目的地“亲密”接触。国际会议业界长久以来通过目的地变化给会议增加特色的有效法则,在中国有些不太管用了。这就给会议与奖励旅游策划人出了个难题:如何选择目的地,如何拿目的地来吸引人们参会呢?
  我现在有些理解了,为什么欧洲那些看起来有些老旧但特色鲜明的城市,总是处于国际会议协会(ICCA)最受欢迎会议城市的前列。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面对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面对来自需求方不断增强的差异化诉求,总是不乏探索者和创新者。最近在海口参加会议,他们推出的海口“会展+”系列措施,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想,沿着这个思路,中国会议目的地就很可能呈现出另外一番天地。
  实际上,只要你心里面装着会奖活动组织者,把参会者的愉悦体验当成工作的一个目标,那你就一定能够在会议目的地创新方面走出一条别样的路子来。
  简单梳理了一下,海口“会展+”的思路和做法主要有:
  一,政企合作,构建良好的会议目的地运营生态。
  会议目的地建设及其运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会展局、旅游局那几个人,是根本无法很好完成的。比如目的地的宣传推介,资源整合与协调,奖励资金的申领、审核与发放,以及会奖产品的开发与推广等,有了相关企业的协助与执行,其效率和效果就会大不相同;
  二,会展活动与目的地产业有机结合。
  人们都在说,会议展览与城市产业的融合很重要,可真正落实到位的并不多,主要原因是,这里面的工作太细、太多。海口正尝试着将落地的重要会议展览活动,与政府各个委办局结合起来,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最终让会议组织方、参会者与目的地都受益;
  三,推动行业主体发展。
  高品质的会议目的地,是目的地服务链各方一起努力的结果,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是主角,政府只是推动者和协调者。建立行业组织,开展行业培训,鼓励企业创新经营、诚信经营,是政府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把媒体与媒体的会展部门发动起来。
  要创建一流的会议目的地,无法离开媒体的支持,这一点人们都知道,但要真正让媒体发挥有效作用,那可是一件很细致、很费功夫的事情。海口的媒体很活跃,而且几家大的媒体都有自己的活动部门,把它们发动起来,利用媒体的传播、策划及协调优势,做好会议展览活动,是海口会展旅游的一大特色;
  五,开发会奖旅游产品。
  要说把所有的会议展览活动都与当地的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实际上很难做到,但把目的地的文化和旅游元素融入到会议活动当中,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几乎所有的会议组织方和参会者都愿意看见这样的结果。提升参会者体验,主要靠的就是它。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但把它们变成会议活动的一部分,那就要下一番功夫了。不同客户群体所需的文化与旅游产品的类型是不同的,参会者与大众旅游群体在消费层次、文化品位、体验诉求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生搬硬套,肯定不行。跟着海口会展局的蔡俏局长,看了兰花基地、石斛村落、有机蔬菜园,听了他的一系列构想,海口作为新一代会奖目的地的全新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清晰起来。
  说到文化资源,每个地方都能拿出一箩筐,其中的任何一个,都能讲出好几个动人的故事;说到旅游资源,不管是自然的,还是老祖宗留下的,每个地方都有一大堆,可所有这些能够用到会议活动方面的,就真的太少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中国会议与奖励旅游业的发展,既需要高品质的会奖产品,也需要能够提供完善服务的新一代目的地。对此,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意见反馈

我们倾听您的声音

请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及时与您联系!

邮箱
手机
提交
返回 顶部
意见 反馈
关注会链接
一个全新的会议资源采购平台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