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道观点:匠人之心与会奖业

分享
  从事会议与奖励旅游工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加班、熬夜,不断地重复很多缺少趣味的细节。这还不说,由于各种原因,被上司或客户训得狗血喷头,也是常见的事情。或许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有些人认为会奖工作离现在所说的“工匠精神”并不是很远。其实这是两码事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一直在赶进度、搭框架,步伐走得很急,还没来得及沉下心来,将细节一点点地填充进去。这倒也不难理解,因为每个国家在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都可能存在类似的问题。然而到了今天,我国会奖旅游的基础框架已经搭建就绪:不仅硬件设施有了长足的发展——会议中心与会议酒店,航空、铁路与公路交通,餐饮、购物及休闲娱乐设施等;作为会奖业核心构成部分的会奖公司及相关支持企业,也都具备了几分成熟的模样。

  框架完成之后怎么办呢?是不是该填充内容了?有一点不能忘记的是,现在的消费市场已经跟过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高端消费市场已经形成,包括B端的会奖旅游。这些日渐成熟的高端会奖旅游市场需要什么呢?还是过去那些简单粗放的会奖产品及服务?显然不是,眼下的会奖活动策划人、采购人和参与者,是新时期中国高端会奖消费群体的代表,他们绝不满足于中低端的常规产品及服务,他们要的是全新的会奖旅游体验。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支付能力,获得异于普通客人的那种受尊重的感觉。那么如何才能满足这种需求呢?
  温饱阶段,产品与服务以中低端为主,市场取胜的关键是“量”。如今消费市场分层了之后,中高端尤其是高端消费市场,竞争的核心转向了“质”。”量”的特点是简单、粗放, 而“质”的代名词则是精细与复杂。很显然,要创造出精细而复杂的产品及服务,非“匠人之心”所能及。我们现在看发达国家,人人做事认真,处处散发出工匠之精细之气,实乃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不用大惊小怪。可以想见,过不了多少年,中国也会成为工匠大国,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中国高端市场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强劲。
  我们现在很推崇日本人的工匠精神。一个案例说,即便在金属工艺十分发达的时代,日本工匠仍愿意花上几天甚至几十天的功夫来制作一把堪称作是艺术品的刀具。苏州的朋友告诉我,日本人的工匠精神实际上来源于中国,来源于苏州。我不知道该如何考证这件事情,但我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匠人之心在我们中国越来越受欢迎了。结论是,火候到了。
中国会奖业与其他很多行业一样,也面临着从粗放到精细的升级发展问题,而精细化产品及服务的打造,匠人之心比不可少。
  要锻造中国会奖业的匠人之心,可能有以下几个问题要解决:

  第一,转变观念。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我们自己已经来到了由中高端消费支撑的体验时代——对自己购买的产品及服务变得越来越挑剔,然而等到对待自己客户和客人的时候,我们还是会习惯性地拿出那些略显粗糙的东西。你可能认为自己已经很尽心了,但客人总觉得不够过瘾。这是转型时期常有的矛盾状况。然而答案很明确,谁先确立高端思维、精细思维、体验思维,谁就可能拥有未来。

  第二,沉下心来。


  “匠人之心”的对应词是“浮躁之气”。不能放弃“浮”和“躁”,不能改变长期以来的求“大”求“多”的粗放心态,就无法创造出精细而复杂的产品及服务。

  第三,研究体验。


  产品与服务越趋向高端,消费者就会越在乎细节感受——住酒店每晚花200元与花2000元的体验诉求一定会大不一样。研究会奖旅游参与者在不同场景下的细节体验,并设法将这些体验转化成执行所用的规范性要求,全新的体验产品及服务就产生了。

  第四,技术应用。


  前面说过,高端产品及服务,意味着精细和复杂,只是依赖人类的大脑和体力恐怕难以完成。会奖旅游产品及服务的高端体验,包括会前、会中及会后的各个环节,互联网技术、视听技术及计算机智能,都可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意见反馈

我们倾听您的声音

请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及时与您联系!

邮箱
手机
提交
返回 顶部
意见 反馈
关注会链接
一个全新的会议资源采购平台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