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道观点:会议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上)

分享

古代历史上有记录的“人们面对面交流活动”,远比实际发生的少得多。

远古的部落氏族时代,即便没有文字,没有成熟的口头语言,几个人甚至更多的人聚在一起,用相互间熟悉的方式进行交流,或讨论,或决策,都应该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人类社会产生之后,为了生存和发展,群体内部及群体之间协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而面对面交流则是提升群体协作质量的有效手段。甚至还有一种可能性,口头语言的产生与完善,就有会议不断刺激的功劳。
当然,历史不会浪费宝贵的笔墨,来记录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所有面对面交流的小事。有记录的一定是那些“有影响力的群体面对面交流活动”。

中国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会议

主要有四类

一是部落会议、部落联盟会议、诸侯会议。

“釜山合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型会议。这是黄帝打败蚩尤和炎帝之后在釜山举办的庆祝大会,号称有“万国”参加。“釜山合符”之后,部落(诸侯)分割的局面宣告统一,华夏王朝宣告建立。
夏禹举办过《伐苗誓辞》大会,发起对苗战争,并获得胜利。
商朝末年有过“八百诸侯会孟津”。周朝时候记录在案的诸侯联盟会议就有两百多次,其中包括“春秋四大会盟”。

二是政府举办的工作会议。

古代的“两会”——“朝会”和“集议”。“朝会”是皇帝主持的小规模会议,有点像现在的“中央工作会议”;“集议”是由“三公”大臣之类的官员主持的会议,参会者主要是政府相关负责人。
三是政府主导的专题研讨会。
盐铁会议,是西汉时期组织召开的一次“朝野共议”活动,讨论国家盐铁相关政策。参会代表由贤良六十多人,先后开了五个多月。
汉朝时期举办过两次重要的学术会议,一个是石渠阁会议。汉宣帝为了进一步统一儒家学说,于公元前51年,在长安未央宫北的石渠阁,召集二十余位儒生讨论"五经"事宜。会议讨论的内容汇集为《石渠议奏》。
另一个是白虎观会议。公元79年,东汉章帝在白虎观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有数十人参加,主要内容也是讨论“五经”。会议持续了一个多月,成果是著名的《白虎通义》。
第四是文人雅集。
文人雅集是中国古代文人“以文会友”的一种聚会方式。最早的此类会议,是东汉末年以曹丕为首的邺下雅集,而后“建安七子”又在铜雀园饮酒、听音、赋诗。紧接着是东晋时期以王羲之为首的兰亭雅集,北宋时期以苏轼等为首的西园雅集,以及明代时期的杏园雅集、魏园雅集、词林雅集等等。

古代西方国家有影响力的

会议主要有

一是古希腊与古罗马的会议。
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的社会经济发展很快,面对面交流活动因此变得十分重要。Agora,一个供人们聚会的公众场所就产生了。古希腊的每个主要城市都有一个Agora。
大约在公元前146年,古罗马也开始吸收古希腊的文化成果,其中之一就是“罗马论坛”(Roman Forum)。有点像古希腊的Agora,“罗马论坛”也是一个商业、政治用途的公众聚会场所,后来也举办宗教聚会。“罗马论坛”对于Agora还有一个发展——古罗马人发明了一套精细的会议规则。
二是议会式会议。
从某种意义上说,“议会”就是将参会者、会议地点、会议规则等相对固定化、法律化的一种会议模式。议会制是国家或地方政府民主决策的一种手段。古代欧洲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但其真正成熟的时间是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地方政府开始加入到议会制模式当中。

古代会议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规模小、频率低。
由于交通条件、硬件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古代举办中大型会议的成本太高,效率也很低。
二是缺乏统筹规划和严格的运作程序。
会议的重要性已经被认识到了,但驾驭会议的综合能力还不够,所以会议的效率比较低,拖沓是常见情况。
古代会议是会议发展的幼年阶段,基础条件、硬件设施、组织能力、运作规则等均不成熟实属正常。

相关阅读:

会议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

会议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篇二)

会议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下)


意见反馈

我们倾听您的声音

请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及时与您联系!

邮箱
手机
提交
返回 顶部
意见 反馈
关注会链接
一个全新的会议资源采购平台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