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有才:会议人需要想象力

分享

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我们看一本文学作品,激动的哭了,就是基于文字描述场景的想象,但现实工作生活之中想象无处不在。

最近几天,越来越觉得会议人需要想象。

此处的会议人包括企业领导层、管理层、中层、基层。领导层的想象力包括: 跨越数字鸿沟,鸿沟在哪?创新者的窘境,窘境在哪?看得到的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鸿沟和窘境更多时候是看不到的,这就需要见微知著的想象力。面对疫情和黑天鹅,预测未来行业发展的想象力,不仅是认知,更要想象。

会议策划人:

会议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促进行动。企业和行业中有什么问题?需要什么人来解决?尤其是策划行业性的会议,需要有行业人的思维,这就需要有宏大的想象力,尤其是在不能实地调研的时期。如果您策划一个数字工厂的会议,数字工厂概念可否变成一幅实景图图?灯塔工厂长啥样,灯下黑工厂是怎么运营的?里面的关键人是工人、厂长、车间主任、工艺经理还是智能制造经理?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哪些人来参会?谁买单?谁是标杆案例?会议规模可以做多大?除了调研,更要靠想象力——想象问题和蓝图的能力。

会议服务人员:

不管是接待、还是礼宾,不管是现场销售还是远程客服,服务做得好,必然需要设身处地,置身他人之位的想象。同理心,同情,善良、共情力是普适能力,服务者需要谦卑、自信、自尊中的慈悲为怀的想象力。服务需要想象力,一个眼神和动作(哪怕是在线的数字点击行为)就能预测客户可能的神色、心情。尤其是今天,一线服务人员不能近距离感知客户,就更需要通过完全的想象、判断来识别喜怒哀乐。

设计人员:

平面设计人员和文案人员需要设身处地想象场景——站在用户的角度用多大的字号、什么颜色、什么字体、尺寸多高,3D设计者更要想象现场的体验场景——现场的氛围,惊叫声,欢声笑语。设计的目标是服务人,设计人员要把现实需求抽象映射到设计作品之中成为一种理念。即便是宴会策划者,请客吃饭、设计会议菜单的人,不仅要考虑成本,还要利用峰终定律想象受众吃了你配的菜是什么表情,可能是摇头还是赞许?

产品经理、测试经理:

技术公司的产品经理和测试经理尽管并没有像销售那样频繁地与客户打交道,但是更需要想象力。把概念和原型图变成现实易用、好用、令人尖叫的想象力。因此,技术企业中的各类人员也要有想象力,同理心,能预见到实际使用场景。

新产品开发的过程,就是一些列概念不断清晰、明确、生产、商业化的过程,这些概念包括:

Opportunity concept 机会概念

Idea concept 想法的概念

Stated concept 可陈述的概念

Tested concept 测试概念

Defined concept 明确的概念

Protocol concept 意向概念

Prototype concept 原型概念

Batch concept 批处理(量产)的概念

Process concept 生产交付流程概念

Pilot concept 试产概念

Marketed concept 市场化的概念

Successful concept 成功的概念

挖掘这些概念,不仅需要实验和市场测试,更需要想象力缩短时间和空间成本。因为人的想象力是唯一能够超越光速的存在,从A到B,零成本的切换。

在IT领域,有一个概念验证的概念(英语:Proof of concept,简称POC)是对某些想法的一个较短而不完整的实现,以证明其可行性,示范其原理,其目的是为了验证一些概念或理论。所以不仅要验证,IT人更·需要想象力!

符号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人类是生存在自己编织的意义网络之下的符号世界,这就是佛家说的“相由心生”,你所看到可能正是你所想象出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符号网络,决定了一个人、一个社会的价值观。

从信息科学的角度而言,信息符号是物理世界的映射,是抽象还原现实世界的必然。所以IT信息科技研究到最后必然是研究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各个学科是殊途同归的。

在VUCA时代,世界变得越来越快,体系变得越来越负责,而复杂系统的构建,复杂项目管理,需要设身处地想象和构建能力。

想象力就是创造力,创造从无倒有。根据能量守恒、物质守恒定律,物质是不变的,但是经济是在增长的,其主要原因是人类利用创造力,改变了物质的顺序、排列组合和结构,生成了新的东西,创造了新的需求。

想象力就是生产力,老服务员和年轻服务员不能比颜值,但老服务员依靠娴熟的经验和应变之策得以保持核心竞争力。而娴熟的经验就是历史经验映射的想象力,将历史经验与现实场景的映射联系在一起,看一眼就知道应该做那么做,问该问的问题,说该说的话,在需要的时候得体的出来,这就是一种生产力。

来源:会议圈

意见反馈

我们倾听您的声音

请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及时与您联系!

邮箱
手机
提交
返回 顶部
意见 反馈
关注会链接
一个全新的会议资源采购平台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